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胆汁反流

2025.03.05 16:30

胆汁反流是指胆汁从十二指肠逆流进入胃部或食管的现象。正常情况下,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进食后释放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脂肪。当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排空异常时,胆汁可能反流至胃部,甚至进一步进入食管,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胆汁反流的常见原因包括胃部手术、幽门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胃部手术如胃切除术可能破坏幽门的正常功能,导致胆汁反流。幽门功能障碍则可能由于炎症、溃疡或肌肉松弛引起。胃排空延迟会使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胆汁逆流。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胆碱能药物也可能影响胃肠动力,增加胆汁反流的风险。胆汁反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灼痛、恶心、呕吐、口苦以及胸骨后烧灼感。长期胆汁反流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胃炎、食管炎,甚至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预防和管理胆汁反流需要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入手。避免高脂肪、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酒精和碳酸饮料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汁反流的发生。进食后避免立即平躺,保持头部抬高,可以减少胆汁逆流的可能性。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也对预防胆汁反流有积极作用。对于已经出现胆汁反流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促胃肠动力药、胆汁结合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定期随访和胃镜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