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医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10.20 17:59

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包括针灸调理经络气血、中药方剂辨证施治、推拿按摩疏通耳周气血、耳穴贴压刺激特定反射区、导引功法调节气血运行。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调理经络气血:针灸通过刺激耳门、听宫、翳风等穴位,调节少阳经与少阴经的气血运行。实证耳鸣多取足少阳胆经穴位,虚证则配合肾经太溪、涌泉等穴。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配合艾灸温通耳窍。临床常用电针增强刺激,疗程需持续2-3个月,结合脉象变化调整配穴方案。

2.中药方剂辨证施治:肝阳上亢型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肾精亏虚选耳聋左慈丸滋肾填精,痰火郁结以温胆汤化痰清火,气血不足用归脾汤健脾益气。药物煎煮需注重先煎后下,如磁石需久煎以增强镇摄之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避免药效相抵。

3.推拿按摩疏通耳周气血:以鸣天鼓手法为主,掌心按压耳廓后快速松开,反复30次。配合点揉风池、完骨等颈部穴位,缓解肌肉紧张对耳部气血的压迫。每日晨起睡前各操作一次,力度以酸胀为度,长期坚持可改善耳部微循环。

4.耳穴贴压刺激特定反射区:选取耳部肾、内耳、神门等反射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并每日按压3-5次。贴敷前酒精消毒避免感染,单耳交替施治,3日更换一次。此法通过持续刺激调节脏腑功能,尤其适合虚性耳鸣的辅助治疗。

5.导引功法调节气血运行: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或六字诀吹字功,配合呼吸导引气机下沉。晨起面向东方站立,以腰为轴带动脊柱旋转,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每日练习20分钟,坚持3个月以上可改善气血上逆型耳鸣。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及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饮食宜清淡,少食咸腥发物,戒烟酒以防加重内热。若出现眩晕或听力骤降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加重手法或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