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心阴血不足是什么

2025.07.09 08:32

心阴血不足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心脏阴液与血液亏虚,导致心脏失去濡养,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心阴血不足常见于长期思虑过度、久病体虚或失血过多的人群,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苍白或潮红、舌红少苔等。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明,阴血不足会影响心脏功能及精神活动。

心阴血不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或情绪压抑会耗伤心阴,导致阴不制阳,出现虚火内扰的症状,如五心烦热、盗汗等。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也可能影响气血生化,进一步加重阴血不足。女性经期失血过多或产后调养不当,也易引发此类问题。中医调理以滋阴养血、安神宁心为主,常用方剂如天王补心丹、归脾汤等,同时配合饮食调养,如食用红枣、龙眼肉、枸杞等补血食材。

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耗伤心神,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温补,忌辛辣燥热食物,以免加重阴虚火旺。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有助于调和气血,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耗伤阴液。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滋补药物,以免辨证错误延误病情。心阴血不足的调理需循序渐进,结合生活方式与药物干预,才能逐步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