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儿童呕吐后鼻腔异物怎么办

2025.10.20 17:59

儿童呕吐后鼻腔异物需保持冷静避免慌乱、检查鼻腔确认异物位置、尝试擤鼻排出浅表异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辅助清理、及时就医处理复杂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呕吐后鼻腔出现异物时,情绪紧张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或动作过激,加重不适。安抚儿童并保持平稳呼吸,避免哭闹导致异物深入。鼻腔黏膜脆弱,慌乱中用手指掏挖可能造成划伤或推动异物移位。观察儿童状态,确认是否有呼吸困难或持续疼痛,为后续处理做好准备。

2.检查鼻腔确认异物位置: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轻轻抬起儿童鼻尖,观察异物是否位于鼻孔浅处。若异物可见且质地柔软如食物残渣,可尝试轻柔清理。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或强行探查,以免损伤黏膜。若异物较深或无法直视,需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盲目处理导致并发症。

3.尝试擤鼻排出浅表异物:指导儿童用未堵塞侧鼻孔缓慢擤气,利用气流压力推动异物排出。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引发鼻出血或中耳不适。若儿童年龄较小无法配合,可轻压未堵塞侧鼻孔,同时用棉签边缘轻触异物外露部分,辅助其滑出。此方法仅适用于部分暴露的异物,完全嵌入者禁用。

4.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辅助清理:将温生理盐水注入干净滴管或冲洗器,倾斜儿童头部,从通畅侧鼻孔缓慢注入液体,促使异物随水流脱落。盐水可软化干燥分泌物,减少黏膜刺激。操作时需控制流速,避免呛咳。若异物为遇水膨胀材质如豆类,禁止冲洗以防堵塞加重。

5.及时就医处理复杂情况:异物尖锐、体积过大或滞留超2小时,需立即送医。专业器械可安全取出异物,降低感染风险。伴随出血、肿胀或发热提示黏膜损伤或感染,需药物干预。全麻下取出适用于不配合儿童或深部异物,确保操作安全彻底。

处理过程中避免喂食或剧烈活动,防止异物移位至气道。记录异物性状及滞留时间,便于医生判断。日常需教育儿童勿将小物品塞入鼻腔,进食时细嚼慢咽减少呕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