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掏耳朵出血怎么办

2025.10.20 17:59

掏耳朵出血应立即停止掏耳动作、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避免耳道进水保持干燥、观察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度、及时就医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掏耳动作:掏耳朵出血首先要停止任何掏耳行为,防止工具或手指对耳道造成二次伤害。耳道皮肤较薄且敏感,反复刺激可能导致伤口扩大或感染。此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导致动作过大加重损伤。

2.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选择无菌棉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帮助止血并吸收血液。避免使用纸巾等易碎物品,防止残留耳道内。按压时力度适中,不可过深或用力过猛,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疼痛。

3.避免耳道进水保持干燥:出血后耳道需保持干燥,短期内避免洗头、游泳或淋浴时进水。水分可能软化血痂或带入细菌,增加感染风险。必要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但需确保不压迫伤口。

4.观察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若持续出血或伴有听力下降、眩晕、剧烈疼痛等症状,可能伤及鼓膜或深层组织。记录出血时间和症状变化,为就医提供准确信息。

5.及时就医检查:出血量大或伴随异常症状时,应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通过专业设备检查损伤范围,判断是否需药物或手术干预。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听力受损等并发症。

掏耳朵时动作需轻柔,避免使用尖锐工具。耳道有自洁能力,过度清理反而增加损伤风险。出血后避免自行用药或冲洗,防止加重病情。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减少频繁掏耳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