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要怎么补充营养

2025.07.23 08:37

骨折后补充营养需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钙和维生素D强化骨骼重建、摄入维生素C加速胶原蛋白合成、补充锌元素助力伤口愈合、保持水分平衡维持代谢正常。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骨折后机体需要大量蛋白质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优质蛋白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豆制品及乳类,每日摄入量应略高于平常,但需避免过量加重肾脏负担。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构成骨基质和软组织的重要成分,适量补充可缩短恢复周期。

2.增加钙和维生素D强化骨骼重建:钙是骨骼主要矿物质,骨折后需通过牛奶、芝麻、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维生素D能提升钙吸收率,适当晒太阳或食用蛋黄、肝脏可促进其合成。两者协同作用可加速新骨形成,但需注意避免钙质过量沉积引发其他问题。

3.摄入维生素C加速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纤维的关键营养素,柑橘类、猕猴桃、青椒等食物含量丰富。胶原蛋白构成骨痂基础框架,充足摄入能增强骨折端稳定性,同时减少氧化应激对愈合过程的干扰。

4.补充锌元素助力伤口愈合:锌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对细胞增殖和分化至关重要。牡蛎、坚果、全谷物等含锌食物可促进骨痂矿化,缺乏可能导致愈合延迟。但需与铜元素平衡摄入,避免微量元素失衡。

5.保持水分平衡维持代谢正常:骨折后卧床可能导致体液循环减缓,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适量增加汤粥等流质食物。水分充足可维持营养物质运输及代谢废物排出,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问题。

骨折恢复期间需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防钙流失。定期复查并根据恢复阶段调整营养方案,结合适度康复训练提升愈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