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药物性鼻炎是一种什么病症

2025.10.11 17:41

药物性鼻炎是由于长期不当使用减充血类鼻喷剂或口服药物导致的鼻黏膜损伤和功能紊乱。这类药物短期内能缓解鼻塞,但频繁使用会引发反弹性充血,使鼻黏膜对药物产生依赖,最终发展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属于医源性疾病范畴。

药物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与血管收缩剂的过度使用直接相关。鼻黏膜血管在药物作用下反复收缩扩张,导致纤毛上皮细胞脱落、黏膜增厚,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纤维化。常见诱发药物包括含麻黄碱、羟甲唑啉等成分的鼻喷剂,部分口服降压药和抗抑郁药也可能引发类似病变。患者典型表现为用药后鼻塞短暂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部分病例伴随鼻腔干燥、灼痛或出血。

确诊药物性鼻炎需结合用药史和鼻内镜检查,治疗核心是逐步停用致病药物。替代治疗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糖皮质激素喷雾,严重者需口服泼尼松短期干预。预防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管收缩剂使用周期,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选择鼻部用药,出现持续鼻塞应及时转诊耳鼻喉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