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供血不足怎么引起的

2025.01.02 14:38

心脏供血不足主要由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因素、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心脏正常的节律和代谢。过度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脏供血量,酗酒则可能损害心肌细胞。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心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改善这种情况需要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适当增加运动。

2.情绪因素: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舒缓不良情绪。

3.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会使血流速度减慢,影响心脏供血。可能是由于饮水过少、高脂血症等原因造成的。饮水过少会导致血液浓缩,高脂血症使血液中脂质成分增多。平时应注意多喝水,对于高脂血症患者,需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供血不足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冠状动脉内膜会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狭窄,阻碍血液流向心脏。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

5.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可突然发生,使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心脏供血。寒冷刺激、药物副作用等都可能引发血管痉挛。要注意保暖,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管痉挛的药物,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心血管健康指标。如果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相关症状,如胸闷、胸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