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手拿东西时会发抖是什么原因

2024.12.31 08:17

手拿东西时发抖可能是由疲劳、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疲劳:过度劳累、长时间使用手部肌肉后,肌肉可能会出现疲劳性的颤抖。因为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能量消耗过多,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受到影响。当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后,这种手抖现象通常会自行缓解。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持续进行手部精细活动。

2.低血糖: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神经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手抖。同时可能伴有心慌、出汗、饥饿感等症状。可能是由于未按时进食、过度节食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能量等原因造成的。及时补充糖分,如吃糖果、喝糖水等可改善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导致手抖。患者还可能出现多汗、心慌、体重减轻、眼球突出等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需要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4.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手部、头部等部位不自主的震颤。震颤通常在拿东西、做精细动作时明显,情绪激动、疲劳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如普萘洛尔等。

5.帕金森病: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手抖多为静止性震颤,即在静止时出现,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除手抖外,还会有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帕金森病的病因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出现手拿东西发抖的情况,要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如果手抖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