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伤口回家后如何护理

2025.04.29 08:09

剖腹产伤口回家后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感染迹象、合理饮食促进愈合、按时复诊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干燥清洁:术后伤口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周围皮肤,避免直接冲洗伤口。使用医用消毒液按医嘱清洁,覆盖无菌敷料并定期更换。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材质,减少摩擦和闷热。若敷料被渗出液浸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术后两周内避免盆浴或游泳,防止伤口浸泡引发感染。

2.避免剧烈活动: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弯腰或做腹部用力动作,以防伤口裂开。可进行缓慢行走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控制时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轻压腹部伤口减轻张力。睡眠时选择侧卧或半卧位,减少腹部压力。伤口愈合前避免驾驶或长时间坐立,防止局部血肿。

3.观察感染迹象:正常伤口会有轻微红肿和疼痛,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剧烈跳痛或红肿扩散,需立即就医。每日检查伤口周围皮肤是否发烫、硬结或出现紫红色条纹。体温超过38℃或伴随寒战可能提示感染。异常渗血、缝线脱落或伤口裂开需紧急处理。

4.合理饮食促进愈合: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加速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胶原蛋白合成。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保持肠道通畅避免便秘。忌食辛辣刺激或易过敏食物,减少伤口瘙痒。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会延迟愈合。

5.按时复诊检查:术后7-10天需拆除缝线或检查可吸收线吸收情况。定期评估伤口愈合进度,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深层血肿。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若出现脂肪液化或愈合不良,需专业清创处理。产后42天复查时需确认伤口完全愈合。

剖腹产伤口愈合涉及表皮再生和深层组织修复,术后炎症期约持续3天,纤维增生期需2-3周,瘢痕重塑可能持续数月。护理过程中需平衡活动与休息,过度制动可能增加血栓风险。疼痛管理可结合冷敷或口服药物,但需避免阿司匹林类影响凝血。瘢痕增生体质者可在愈合后使用硅酮制剂预防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