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肱骨干骨折后应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7

肱骨干骨折后应注意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适度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营养摄入促进骨骼修复、关注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初期需严格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限制患肢活动。过早负重或不当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影响对位愈合。睡眠时需保持患肢稳定姿势,避免压迫或扭曲。搬运过程中应托扶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减少晃动。固定期间需检查外固定装置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失去保护作用。

2.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骨折后2周、4周、8周需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延迟愈合或对位不良,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愈合阶段指导逐步增加负重。复查时需反馈疼痛程度、皮肤感觉等变化,排除神经血管损伤。儿童患者更需密切监测,避免过度生长或成角畸形。

3.适度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固定期间可进行未受累关节的被动活动,如手指屈伸、肩部环绕。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增加主动肌肉收缩训练,使用弹力带辅助恢复肌力。锻炼强度以不引发剧烈疼痛为限,避免暴力牵拉。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担,适合早期功能恢复。锻炼后出现肿胀可抬高患肢促进回流。

4.保持营养摄入促进骨骼修复:每日需补充足量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D,如乳制品、深色蔬菜、鱼类。胶原蛋白合成需维生素C参与,可适量摄入柑橘类水果。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钙质吸收,戒烟酒以防血管收缩阻碍愈合。老年患者可遵医嘱添加骨代谢调节剂,但不可自行滥用补剂。

5.关注异常症状及时就医:若患肢出现持续剧痛、麻木、皮肤发绀或温度降低,提示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或血管损伤。发热伴伤口红肿需排查感染。异常弹响或畸形加重可能为内固定失效。夜间疼痛加剧需警惕病理性骨折。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骨折后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康复进程。居住环境应减少障碍物,防止跌倒。冬季注意患肢保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遵循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止痛药剂量。康复期间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