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型结肠炎如何治疗

2025.02.23 12:28

便秘型结肠炎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理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西兰花、芹菜,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使排便更顺畅。水分能软化大便,减少干结情况。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导致便秘等症状加重。

2.增加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像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可刺激肠道蠕动。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肠道肌肉的活力。瑜伽中的一些扭转和伸展动作,可按摩腹部器官,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便秘型结肠炎的症状。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轻泻剂、肠道益生菌、抗炎药物等。轻泻剂如乳果糖,可增加粪便中的水分,使大便更容易排出。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对于炎症较明显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美沙拉嗪等抗炎药物来减轻肠道炎症。

4.中医治疗:中医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推拿。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可采用润肠通便、清热利湿等方剂。例如麻子仁丸等方剂对于便秘型结肠炎有一定的调理作用。针灸推拿方面,针刺天枢、大肠俞等穴位,可调节肠道的气血运行,改善肠道功能。推拿腹部也能促进肠道蠕动,减轻便秘症状。

5.心理调节:压力和情绪因素对便秘型结肠炎有影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症状。当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时,肠道功能也会相应地有所好转。

在治疗便秘型结肠炎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这些对病情的改善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