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胃不和要怎么办

2025.01.09 06:52

肝胃不和可通过调整饮食、调节情绪、适度运动、中药调理、穴位按摩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对于肝胃不和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肝脏和胃部的负担,导致症状恶化。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胃部不适。同时,定时定量进食也很关键,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胃肠消化规律,减轻肝脏的代谢压力,从而有助于调节肝胃之间的协调关系。

2.调节情绪:情绪对肝胃功能影响较大。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胃的正常功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改善肝胃不和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情绪,例如听音乐,舒缓的音乐能够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进行冥想也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平静内心。另外,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也有助于释放压力,避免不良情绪在体内的积聚,从而使肝气得以舒畅,胃功能也能随之恢复正常。

3.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改善肝胃不和有积极作用。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和胃部的消化功能。像散步这种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适合大多数人。每天坚持散步一段时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减轻胃部胀满等不适症状。太极拳也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其动作缓慢、柔和,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调节呼吸,使身心放松,起到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效果。瑜伽同样有助于身体的伸展和放松,通过各种体式的练习,可以按摩腹部器官,改善胃肠功能,缓解肝胃不和带来的不适。

4.中药调理:中药在治疗肝胃不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些中药方剂能够起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例如柴胡疏肝散,其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能够使肝气得以舒畅;香附可理气解郁,加强柴胡的疏肝作用;川芎活血行气,有助于气血的通畅运行;芍药和甘草则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共同改善肝胃不和引起的胁肋胀痛、胃脘疼痛等症状。还有逍遥散,对于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导致的肝胃不和有很好的调理效果。但使用中药调理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具体症状、体质等因素准确用药。

5.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改善肝胃不和的方法。比如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减轻胃部不适。每天用手指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3-5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还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该穴位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的情况。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调节肝胃之间的气血流通,改善肝胃不和的症状。

在改善肝胃不和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排毒功能和胃部的修复功能。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都会消耗人体的正气,影响肝胃功能的恢复。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