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层粘连蛋白偏低是什么情况

2025.10.09 17:11

乙肝患者出现层粘连蛋白偏低的情况,通常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或肝纤维化进展有关。层粘连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主要由肝星状细胞和肝细胞合成,其水平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纤维化状态。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细胞持续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并促进纤维化发展。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肝脏合成功能逐渐减弱,层粘连蛋白的生成减少,血清中检测到的水平随之降低。慢性炎症和纤维化还会破坏肝脏正常结构,进一步影响层粘连蛋白的代谢。层粘连蛋白偏低可能是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信号之一,需结合其他指标如透明质酸、IV型胶原等综合评估。

发现层粘连蛋白偏低时,应及时完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肝脏病变程度。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体重。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或抗纤维化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若伴随明显乏力、腹胀等症状,需警惕肝硬化可能,尽早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