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心率过缓跟气血不足有关系吗

2025.06.26 15:26

心率过缓与气血不足在中医理论中存在一定关联。中医认为,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于气血的充盈与运行,若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脏供血减少,从而引发心率过缓。现代医学中,心率过缓通常与窦房结功能异常、传导阻滞或药物影响有关,但中医视角更强调气血失衡对心脏功能的整体影响。

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证候,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心脏作为气血运行的重要器官,依赖气的推动与血的濡养。若气血亏虚,心脏可能因能量供应不足而搏动无力,出现心率减慢。脾虚或肾阳虚也可能间接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进一步影响心率。现代医学虽未直接采用气血概念,但贫血、低血压等与气血不足类似的状态确实可能伴随心动过缓。并非所有心率过缓均由气血不足引起,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心肌炎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

诊断心率过缓时,需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等现代医学检查明确病因。若确与气血不足相关,中医调理可通过补气养血、温阳通脉的方药改善症状,如黄芪、人参、当归等。但器质性疾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同时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晕厥、胸闷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能更全面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