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分型

2024.09.10 18:14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莫氏Ⅰ型和莫氏Ⅱ型以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莫氏Ⅰ型又称文氏阻滞,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RR间期逐渐缩短,然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此型多为功能性或病变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预后相对较好。

莫氏Ⅱ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此型多提示病变位于希氏束-浦肯野系统,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激动完全不能传入心室,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心室率通常显著缓慢。患者可出现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药物的影响,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过量使用;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安装心脏起搏器等,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应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电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