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老年人得胆结石怎么办

2025.03.03 08:22

老年人得胆结石应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和定期复查等方式综合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整:老年人得胆结石后,饮食应以清淡、低脂、高纤维为主,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胡萝卜等,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少结石形成。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胆囊负担。适量饮水有助于稀释胆汁,减少结石风险。

2.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或无法手术的老年人,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胆药、溶石药和消炎药。利胆药如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分泌,帮助结石排出;溶石药如鹅去氧胆酸可溶解胆固醇结石;消炎药如抗生素可缓解胆囊炎症。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

3.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结石较大的老年人,手术治疗是有效方法。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多数患者;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饮食,定期复查以预防并发症。

4.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胆结石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常用中药包括茵陈、金钱草、柴胡等,具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的作用。针灸、推拿等外治法也可辅助治疗,缓解疼痛和促进胆汁排泄。中医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5.定期复查:老年人得胆结石后,定期复查至关重要。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监测结石大小、位置及胆囊功能变化。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降低结石复发风险。

老年人得胆结石后,除了上述方法,还需注意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良好姿势,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通过综合措施,老年人可以有效控制胆结石,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