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髓穿刺并发症有哪些

2025.07.23 08:37

骨髓穿刺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疼痛、穿刺失败、局部血肿。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骨髓穿刺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轻度出血可自行停止,严重时需压迫止血或药物干预。穿刺后需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风险更高。操作时避开大血管区域可降低发生率。

2.感染:无菌操作不规范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红肿、发热或脓性分泌物。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及器械是关键,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谨慎。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3.疼痛:穿刺过程中可能刺激骨膜或神经引发疼痛,通常为短暂性钝痛。局部麻醉可减轻不适,敏感者术后可能需镇痛药物。操作手法轻柔能减少疼痛发生。

4.穿刺失败:因骨质硬化、定位不准或操作不当导致无法获取骨髓样本。需重新选择穿刺点或更换穿刺针。术前充分评估骨骼情况可提高成功率。

5.局部血肿:穿刺后血液积聚于皮下形成血肿,多因压迫不足或凝血异常导致。小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需穿刺抽吸或冷敷处理。术后适当加压包扎有助于预防。

穿刺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水平,避免月经期操作。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术后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