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胎心监护怎么做

2025.04.22 08:10

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评估胎儿健康状况,包括准备工作、设备使用、监测过程、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具体分析如下:

1.准备工作:胎心监护前需确保孕妇处于舒适体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孕妇需排空膀胱,避免影响监测结果。医护人员需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监护仪、探头和耦合剂等物品齐全。孕妇需了解监护目的和过程,缓解紧张情绪。准备工作充分有助于提高监测准确性。

2.设备使用:胎心监护仪是主要设备,包括主机、探头和记录装置。探头分为胎心探头和宫缩探头,分别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使用前需清洁探头,涂抹耦合剂以确保信号传输。探头需正确放置,胎心探头置于胎儿背部,宫缩探头置于子宫底部。设备使用需规范,避免干扰信号。

3.监测过程:监测时间通常为20-40分钟,期间孕妇需保持安静,避免移动。医护人员需观察胎心率和宫缩曲线,记录异常情况。监测过程中需注意胎动,孕妇需记录胎动次数。如发现异常,需延长监测时间或采取其他措施。监测过程需细致,确保数据完整。

4.数据分析:胎心监护数据包括胎心率基线、变异性和加速减速情况。基线正常范围为110-160次/分,变异性反映胎儿神经系统功能。加速提示胎儿健康,减速需警惕胎儿窘迫。数据分析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胎儿状况。数据分析需准确,避免误判。

5.结果解读:胎心监护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和异常。正常结果提示胎儿健康,可疑结果需进一步检查,异常结果需及时处理。结果解读需结合孕妇病史、孕周和临床表现。医护人员需向孕妇解释结果,提供相应建议。结果解读需谨慎,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

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操作和准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异常,保障母婴安全。医护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监护过程顺利进行。孕妇需配合监护,了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共同维护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