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止痛针的副作用有哪些

2025.07.23 08:37

止痛针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或皮疹、血压波动、局部组织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恶心呕吐:止痛针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或影响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引发恶心感甚至呕吐。部分药物会延缓胃排空速度,加重消化道不适症状。敏感体质或空腹状态下注射更容易出现此类反应,通常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严重时需辅助止吐治疗。

2.头晕嗜睡: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导致警觉性下降。表现为头重脚轻、注意力涣散或突发性困倦,操作机械或驾驶期间存在安全隐患。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代谢缓慢,症状持续时间可能延长。

3.皮肤瘙痒或皮疹:部分止痛针成分可能引发组胺释放或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红斑、荨麻疹或全身性瘙痒。轻度反应可通过抗组胺药物控制,严重时可进展为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中断给药并紧急处理。

4.血压波动:药物可能干扰血管平滑肌张力或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导致血压升高或骤降。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反射性心动过速,低血压人群则伴随眩晕甚至晕厥。注射后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尤其对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风险更高。

5.局部组织损伤:反复注射同一部位可能引起硬结、无菌性炎症或皮下出血。药物渗透压差异或酸碱度刺激可破坏毛细血管,导致瘀青或疼痛。注射技术不当可能损伤神经末梢,引发短暂性麻木或灼热感。

使用前需充分评估过敏史与用药禁忌,避免联合使用其他中枢抑制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注射后保持体位平稳,观察至少30分钟。严格控制给药剂量与间隔时间,防止蓄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