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崴脚了走路就疼是韧带受损了吗

2025.07.30 15:59

崴脚后走路疼痛的确可能是韧带受损的表现。韧带是连接骨骼与骨骼之间的纤维组织,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当脚踝扭伤时,韧带可能会被拉伸或撕裂,从而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在崴脚的情况下,疼痛通常会在受伤后立即出现,伴随肿胀和淤血。受伤的部位可能会感到温热,触摸时也会有明显的压痛感。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韧带可能仅仅是轻微拉伤,或者出现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撕裂。轻微的拉伤可能在几天内自愈,而严重的韧带损伤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甚至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除了疼痛,受伤的脚踝在活动时可能会感到不稳定,走路时会有明显的不适感,甚至无法承受体重。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处理和适当的休息非常重要。

在崴脚后,首先要避免继续负重,以免加重损伤。可以采取冰敷的方法来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15到20分钟,每隔一段时间重复进行。适当抬高受伤的脚踝,有助于减少肿胀。若疼痛严重或肿胀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韧带的损伤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光或MRI检查,以排除骨折等其他损伤。在恢复期间,逐渐进行适度的活动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避免过早恢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二次损伤。穿戴适合的鞋子和使用护踝等辅助工具,可以在恢复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崴脚后要重视症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恢复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