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什么是血虚无气滞血瘀体质

2025.07.09 08:32

血虚无气滞血瘀体质是中医学中一种特殊的病理体质状态,主要表现为气血两虚与气滞血瘀并存。这类体质既有气血不足的虚弱表现,又伴随气机不畅、血液瘀阻的实证特征,形成虚实夹杂的复杂病理基础。

血虚无气滞血瘀体质的核心矛盾在于气血亏虚与瘀滞共存。气血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减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等;同时,气机郁结或运行受阻,进一步加重血行不畅,形成瘀血,表现为局部疼痛、舌质紫暗、月经不调或经血夹块。长期情志不畅、久病体虚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易诱发此类体质。中医认为,气血互为依存,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濡养不足,两者相互作用可加剧瘀血形成,形成恶性循环。

调理此类体质需兼顾补益气血与活血化瘀,避免单纯攻伐或过度滋补。饮食上可选用山药、红枣、当归等补气血之物,搭配少量玫瑰花、山楂等行气活血之品。运动宜选择温和方式如八段锦、散步,避免剧烈运动耗气。情绪管理尤为重要,长期抑郁或焦虑会加重气滞,需通过冥想、社交等方式疏解压力。需注意,此类体质调理周期较长,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或温补之品,以免加重气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