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白质会引起精神病吗

2025.08.12 14:34

脑白质的病变与精神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脑白质的损伤可能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这种关联主要源于脑白质在神经信号传递中的重要作用,脑白质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调节。

脑白质是大脑中负责连接不同区域的神经纤维,起到信息传递的关键作用。当脑白质出现病变或损伤时,可能导致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影响情绪、认知和行为。比如,脑白质的微小病变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结构也常常出现异常,这可能与幻觉、妄想等症状的产生有关。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白质的改变可以作为精神疾病的生物标志之一,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些复杂的疾病。

在关注脑白质与精神病关系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脑白质的病变并不是精神病的唯一原因,精神疾病的发生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和心理等因素。不能单纯地将脑白质的损伤视为精神病的直接原因。其次,虽然脑白质的损伤可能与精神疾病相关,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脑白质受损的个体都会发展为精神病。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都是独特的,个体差异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脑白质健康和预防精神疾病至关重要。定期的心理健康评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当的心理治疗都可以帮助维护脑白质的健康,降低精神疾病的风险。

脑白质的损伤与精神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系复杂且多样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精神疾病的成因,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