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边缘性龈炎是什么

2024.09.06 10:30

边缘性龈炎又称慢性龈缘炎、单纯性龈炎,是菌斑性牙龈病中最常见的疾病。

边缘性龈炎主要局限于牙龈的边缘及龈乳头,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其主要病因是牙菌斑,牙菌斑长期积聚在牙龈边缘,其中的细菌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患者通常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尤其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牙龈可能有轻度的疼痛和不适感。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牙龈的色、形、质发生改变,如牙龈颜色变为鲜红或暗红色,牙龈边缘变厚,质地变得松软,失去弹性。

边缘性龈炎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口腔卫生不良者更易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严重后果。对于边缘性龈炎,应重视口腔卫生的维护,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等,以有效清除牙菌斑。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去除牙结石和菌斑,也是预防和治疗边缘性龈炎的重要措施。在治疗方面,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牙龈炎症可在数天至1周内消退,牙龈的色、形、质可逐渐恢复正常。患者还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菌斑的再次积聚,以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的复发。边缘性龈炎虽然是一种较为常见和相对较轻的牙龈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其对口腔健康的影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