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内积水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什么

2024.12.03 11:23

胃内积水可能由幽门梗阻、胃动力不足、低蛋白血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胃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梗阻:幽门是胃的出口,如果发生梗阻,胃内容物无法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就会导致胃内积水。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愈合后瘢痕挛缩、幽门部肿瘤等。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幽门梗阻,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同时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如果是肿瘤引起的幽门梗阻,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来解除梗阻。

2.胃动力不足:一些因素可导致胃蠕动减慢,使胃排空延迟,进而引起胃内积水。常见于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腹部手术后等情况。长期卧床者胃肠蠕动功能会逐渐减弱。年老体弱患者身体机能衰退,胃肠功能也受影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也可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来改善胃动力。

3.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水平降低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胃肠道黏膜水肿,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和排空功能,引起胃内积水。常见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营养不良者摄入的蛋白质不足,肝脏疾病患者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肾脏疾病患者可能因蛋白丢失过多而出现低蛋白血症。治疗上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改善营养状况,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对于肝脏疾病患者积极治疗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患者控制病情,减少蛋白丢失。同时可适当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4.内分泌及代谢紊乱: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胃肠功能。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和排泄异常,可导致胃内积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影响胃的自主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导致胃动力异常。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胃肠功能。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同时可使用改善胃动力的药物来缓解胃内积水症状。

5.胃部肿瘤:胃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影响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肿瘤可能阻塞胃腔,或者侵犯胃壁的神经、肌肉组织,导致胃蠕动障碍,引起胃内积水。良性肿瘤如胃息肉,如果息肉较大可能阻塞胃腔。恶性肿瘤如胃癌,除了阻塞因素外,还会因癌细胞的浸润破坏而影响胃功能。对于胃部肿瘤,通常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在治疗胃内积水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不易消化、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负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胃部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