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2025.01.07 17:53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在下肢的静脉内形成的血块,通常发生在小腿或大腿的深静脉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它可能导致血流受阻,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通常与血液流动缓慢、血液成分变化或血管壁损伤等因素有关。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常常与多种风险因素相关,包括长期卧床、手术后恢复期、肥胖、吸烟、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脏病以及遗传性凝血障碍等。当血液在静脉内流动缓慢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成分容易聚集,形成血栓。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肿胀、疼痛、发热或皮肤变色等症状,但有时血栓形成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使得早期诊断变得更加困难。若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可能会导致肺栓塞,表现为呼吸急促、胸痛、咳血等危急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及时识别和治疗下肢静脉血栓至关重要。

在预防和管理下肢静脉血栓时,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首先,保持适当的活动量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尤其是在长时间坐着或卧床的情况下,定期活动腿部肌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术后患者或有家族史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或穿戴弹力袜,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尤其是在有相关症状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和处理血栓问题。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和症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