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人得了肾结石怎么办

2025.02.17 12:00

得了肾结石后,应及时就医、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遵循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肾结石的症状可能包括剧烈的腰痛、血尿等,若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确认结石的大小和位置,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等。及时就医可以避免结石引起的并发症,如肾积水或感染,确保患者的健康。

2.增加水分摄入:水分摄入不足是导致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3升,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多喝水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帮助排出小结石,减轻肾脏负担。对于已经形成的结石,适量的水分也有助于其自然排出,降低疼痛感。增加水分摄入是预防和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措施。

3.调整饮食结构:饮食结构的调整对肾结石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应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等和高盐、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同时,适量摄入钙质,避免过量补钙。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调节尿液的成分,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促进健康。

4.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增强肾脏功能,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结石。建议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脱水。运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降低肾结石的复发率。保持适量的运动习惯,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5.遵循医嘱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是治疗肾结石的重要环节。根据结石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或药物溶石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结石排出或防止结石复发。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加重。

肾结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预防和治疗肾结石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才能有效降低肾结石的风险,维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