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肠梗阻怎么办

2025.01.11 12:22

大肠梗阻可采用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水:禁食禁水是大肠梗阻治疗的基础措施。当发生大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继续进食进水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更加严重。通过禁食禁水,可以减少胃肠道的分泌,降低肠腔内压力,有助于缓解肠道的扩张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2.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治疗大肠梗阻的重要手段。通过插入胃管,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压力,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同时,胃肠减压还能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减轻肠壁水肿,对于恢复肠道功能有积极的意义。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大肠梗阻时,由于呕吐、不能进食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非常关键。例如,肠梗阻患者可能会丢失大量的钾离子、钠离子等,需要根据血液检查结果,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障身体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多种情况。如肠道肿瘤引起的大肠梗阻,手术切除肿瘤是解除梗阻的根本方法。对于肠扭转、肠套叠等机械性梗阻,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也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或切除病变肠段。手术能够直接去除梗阻的病因,恢复肠道的通畅性,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起到辅助作用。例如,可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感染,因为梗阻的肠道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还可以使用一些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在梗阻不完全或者梗阻解除后的肠道功能恢复阶段,有助于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

大肠梗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消耗。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是否加重或缓解,若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