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寒饮咳嗽的中医治疗

2024.11.12 10:44

寒饮咳嗽是中医病症名,中医治疗寒饮咳嗽以温肺化饮为主要原则。

寒饮咳嗽多因外感寒邪,或阳虚体质,寒从内生,水饮内停于肺所致。在治疗上,经典方剂小青龙汤是常用之方。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且桂枝还能温阳化气以行水;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助麻黄、桂枝解表散寒;五味子敛肺气,芍药和营养血,二者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可防肺气耗散太过;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全方共奏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苓甘五味姜辛汤也常用于寒饮咳嗽的治疗,方中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甘草和中;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气,使散中有收。

在用药的同时,中医还注重生活起居的调摄。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尤其是胸背部、颈部等部位。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腻食物,如冷饮、油炸食品、蛋糕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痰助湿,加重寒饮内停的状态。居住环境宜保持温暖干燥,可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大汗出,因为汗出过多可能会耗伤阳气,不利于寒饮的祛除。同时,中医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艾灸、拔罐等外治法,如艾灸肺俞、风门等穴位,可起到温通经络、散寒化饮的作用,从而促进寒饮咳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