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什么是呼吸暂停综合征

2024.11.12 10:43

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时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

在正常睡眠过程中,呼吸是平稳而有规律的。但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在睡眠期间会反复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这种呼吸停止可能持续数秒甚至数分钟,然后又会恢复呼吸,往往伴随着呼噜声突然停止,随后可能会有憋醒或者身体挣扎等情况。这一病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从生理结构上看,肥胖是一个重要因素,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较多,容易压迫气道,使气道变窄,增加呼吸阻力,从而导致呼吸暂停。上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异常,例如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也会阻塞气道,引发呼吸暂停。年龄增长也与该病症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咽部肌肉松弛,气道的支撑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呼吸不畅乃至呼吸暂停的情况。

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会对身体产生诸多严重危害。患者由于夜间睡眠时频繁呼吸暂停,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白天会出现极度嗜睡、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会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增加交通事故等意外发生的风险。从长远来看,长期的呼吸暂停还会引起身体的慢性缺氧,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心脏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增加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大脑缺氧则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脑卒中等严重脑血管疾病。而且,呼吸暂停综合征还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