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吃药会不会引起尿黄

2025.07.24 17:15

药物确实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变黄,这是较为常见的药物反应之一。许多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色代谢产物,或直接含有色素成分,这些物质通过肾脏排泄时会导致尿液着色。维生素B族尤其是维生素B2、利福平、呋喃妥因等药物最常引发该现象,其代谢产物会使尿液呈现亮黄色至橙黄色。

药物性尿黄通常与药物代谢特性相关。水溶性维生素如B2核黄素未被机体吸收的部分会快速经尿液排出,其本身呈现鲜黄色;抗结核药利福平的色素代谢物会使尿液呈橙红色;某些化疗药物或泻药中的成分也可能改变尿液色泽。这种变色多属暂时性,在停药后24-48小时内逐渐消失。但需注意区分病理性尿黄,如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茶色,或溶血性疾病引起的血红蛋白尿。若同时出现皮肤黄染、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

观察尿液变化时应结合用药史判断。服用已知会导致尿黄的药物期间,增加饮水量可稀释尿液颜色,但不可擅自停药。记录尿液颜色变化的时间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后出现异常尿色,建议及时咨询医师。需警惕某些中药或保健品中的色素成分,其同样可能引起尿液颜色改变。药物说明书标注的副作用若包含尿液变色,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出现沉淀物、异常气味或排尿不适时则提示需要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