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消化性胃溃疡

2024.11.19 09:21

消化性胃溃疡是指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

消化性胃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能够侵袭胃黏膜,从而引发溃疡。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也容易导致胃溃疡,这些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也是关键因素,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时,就容易出现溃疡。从症状上看,患者常常会感到上腹部疼痛,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胃溃疡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发作。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患有消化性胃溃疡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溃疡症状。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也非常重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的调节,导致胃酸分泌失调。患者还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者换药,特别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一定要确保疗程足够,以彻底清除病菌,防止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