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疟疾是什么

2025.08.21 17:54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引起疟疾的寄生虫主要属于疟原虫属,包括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等。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常见,尤其是在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某些地区,疟疾的传播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疟疾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和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感染后,寄生虫会在体内的肝脏中繁殖,随后进入血液,感染红细胞。每当寄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并破裂时,便会释放出毒素,导致体温骤升,出现发热症状。疟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0天到4周,具体时间取决于寄生虫的种类和个体的免疫状况。预防疟疾的有效措施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以及在蚊虫活跃的时间段内避免外出。疫苗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部分地区已开始使用疟疾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在应对疟疾时,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感染者应尽早就医,进行血液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疟疾。治疗通常采用抗疟药物,如青蒿素类药物和其他抗疟药物的组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在疟疾流行的地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改善也能有效减少蚊虫滋生,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前往疟疾高发地区的旅行者,建议在出行前咨询医生,了解预防措施和必要的疫苗接种,以确保安全。疟疾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