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多发胆囊息肉如何鉴别

2025.03.05 16:30

多发胆囊息肉的鉴别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以及病理学分析。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可以初步判断息肉的数量、大小、形态及位置,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一步评估其良恶性。最终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尤其是对于疑似恶性病变的息肉。

在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是最常用的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胆囊壁的增厚情况、息肉的数量和形态。多发胆囊息肉通常表现为胆囊壁上的多个突起,大小不一,形态多样。CT和MRI则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尤其是对于胆囊壁的浸润情况和周围组织的受累程度。内镜超声EUS在鉴别良恶性息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息肉的内部结构和胆囊壁的分层情况。临床表现方面,多发胆囊息肉患者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若息肉较大或伴有胆囊炎,可能出现明显的腹痛、发热等症状。对于疑似恶性病变的患者,需特别关注体重下降、黄疸等全身症状。

在鉴别多发胆囊息肉时,需注意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超声检查可能受到肠道气体、肥胖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结果不准确。CT和MRI虽然分辨率较高,但费用较高且存在辐射风险。影像学检查无法完全确定息肉的良恶性,最终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对于无症状的多发胆囊息肉,尤其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其变化情况。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形态不规则或伴有胆囊壁增厚的息肉,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在随访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