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长期睡眠不足会不会引起心律失常

2024.09.10 18:14

长期睡眠不足是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的。

当人体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时,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会受到影响。首先,睡眠不足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交感神经变得相对兴奋,而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受到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其次,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导致激素水平紊乱,例如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这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人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包括心脏疾病,而心脏疾病本身就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同时,睡眠不足会使人感到疲劳、焦虑、烦躁等,这些不良情绪也可能间接引起心脏的不适和心律失常。

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有诸多危害,其中就包括增加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为了保持心脏的健康和正常节律,必须重视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规律作息、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预防心律失常等疾病至关重要。如果已经出现心律失常或因睡眠不足而感到心脏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要积极改善睡眠状况,从根本上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潜在风险。只有关注睡眠健康,才能更好地维护心血管健康和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