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危害有哪些

2025.03.07 20:05

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危害包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异常、肌肉无力与抽搐、认知功能下降以及增加跌倒和骨折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低钠血症会导致脑细胞水肿,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甚至昏迷。老年人由于脑部适应性较差,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且恢复较慢,长期低钠血症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心血管系统异常:低钠血症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老年人本身心血管功能较弱,低钠血症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

3.肌肉无力与抽搐:低钠血症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功能,表现为肌肉无力、疲劳,甚至出现肌肉抽搐或痉挛。老年人肌肉质量下降,低钠血症会进一步削弱肌肉功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增加跌倒风险。

4.认知功能下降:低钠血症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本身认知功能逐渐衰退,低钠血症会加速这一过程,严重时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影响生活质量。

5.增加跌倒和骨折风险:低钠血症导致的肌肉无力、平衡能力下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健康和寿命。

低钠血症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低钠血症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纠正低钠血症,对于维护老年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限制盐分摄入,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电解质水平,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