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突然心悸要怎么办

2025.03.07 20:05

突然心悸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深呼吸、检查脉搏、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突然心悸时,首先要停止当前的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或紧张的工作。继续活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症状加剧。建议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保持身体放松,减少心脏的负荷。避免突然起身或快速移动,以免引发头晕或晕厥。

2.保持深呼吸:深呼吸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通过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减少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缓解心悸。建议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呼吸持续5-10秒,重复数次,直到心悸症状减轻。

3.检查脉搏:心悸时,检查脉搏的频率和节律有助于判断心悸的性质。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钟,若心率过快或过慢,或脉搏不规则,可能提示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问题。建议使用手指轻轻按压手腕内侧的桡动脉,计数15秒内的脉搏次数,再乘以4,得到每分钟的心率。

4.避免刺激性食物:心悸时应避免摄入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或心律不齐,加重心悸症状。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温开水、米粥等,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5.及时就医:如果心悸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心悸可能是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疾病的信号,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就医时应详细描述心悸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判断。

突然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睡眠不足等,通常通过休息和调整生活方式即可缓解。病理性因素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心悸的发生。若心悸频繁发作,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