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骨质疏松症状一般都有哪些

2025.08.11 14:17

骨质疏松症状常见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身高变矮或驼背、轻微外力易发生骨折、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夜间下肢抽筋。具体分析如下:

1.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骨骼强度下降导致脊椎或全身骨骼承重能力减弱,引发持续性钝痛或酸痛。疼痛多出现在腰部、背部或骨盆区域,久坐、久站或负重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

2.身高变矮或驼背:脊椎椎体因骨量减少而压缩变形,尤其是胸腰椎段,多个椎体压缩会导致身高逐渐降低,严重时形成驼背。这一过程通常缓慢进展,可能伴随背部肌肉疲劳或脊柱活动受限。

3.轻微外力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脆性增加,日常活动中如跌倒、弯腰提物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腕部、脊椎和肋骨,其中髋部骨折危害最大,可能影响行动能力。

4.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骨骼强度不足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周围肌肉代偿性紧张,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明显,活动后稍缓解,但过度活动可能加重疼痛。

5.夜间下肢抽筋:低钙血症或骨骼代谢异常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常见于小腿后侧,夜间发作频率较高。抽筋时疼痛剧烈,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能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有关。

骨质疏松症状易被忽视,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定期检测骨密度,保持均衡饮食并补充钙质,适度运动增强骨骼负荷能力,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使用药物改善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