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的急性期应该如何治疗

2024.11.27 15:55

高血压急性期治疗应迅速降低血压、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具体包括立即就医、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监测血压和并发症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高血压急性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一旦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快速降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迅速降低血压。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还需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以稳定血压、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并发症。

3.生活方式调整:在急性期,患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戒烟限酒,减少盐分摄入,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和病情的恢复。

4.监测血压:在高血压急性期,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至关重要。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稳定。

5.并发症处理:高血压急性期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如心衰、肾衰竭等。针对不同并发症,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利尿剂治疗心衰、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等。

高血压急性期治疗应注重个体化、综合化,迅速降低血压、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医生,遵循医嘱,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血压监测,以期早日康复。同时,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加强健康管理,预防高血压急性发作,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