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应该怎么办

2025.03.07 20:05

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叫急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随意移动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停止,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会迅速缺氧。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以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胸外按压应快速有力,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cm。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使胸部明显抬起。心肺复苏应持续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2.呼叫急救:心脏骤停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抢救。在开始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详细说明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急救人员会携带专业设备和药物,进行更有效的抢救。及时呼叫急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识别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在心脏骤停的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提高抢救成功率。使用时应按照设备提示操作,确保安全。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定期维护。

4.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心脏骤停患者可能出现舌后坠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影响人工呼吸效果。应将患者平卧,头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异物。必要时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增加氧气供应。

5.避免随意移动患者:心脏骤停患者处于极度危险状态,随意移动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除非环境不安全,否则应让患者保持原位,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处理。移动患者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抢救效果。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应专注于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有效的抢救。除了上述措施外,预防心脏骤停同样重要。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服药,避免剧烈运动。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认识和急救技能,可以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