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碘源性甲亢是什么病

2024.09.06 17:53

碘源性甲亢是由于过量摄入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碘时,可能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从而诱发碘源性甲亢。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大量使用含碘药物如胺碘酮等、接受含碘造影剂检查或生活在高碘地区且有一定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甲亢的症状,如烦躁、多汗、手抖、心悸、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突眼等。

碘源性甲亢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同时,高碘还可能影响甲状腺细胞的凋亡过程,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展。个体的遗传背景在碘源性甲亢的发生中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对于碘源性甲亢的诊断,除了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碘摄入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在治疗方面,首先应减少或避免碘的继续摄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甲亢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碘源性甲亢需要及时诊断和恰当处理,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不良后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高碘地区,应注意合理摄入碘,避免不必要的高碘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