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失眠抑郁怎样治疗

2025.08.01 08:56

失眠抑郁可通过药物治疗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心理治疗改善认知行为模式、运动疗法促进内啡肽分泌、光照疗法调整生物钟、中医调理平衡气血阴阳。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调节神经递质平衡:药物通过影响大脑内血清素、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的水平,缓解情绪低落和睡眠障碍。抗抑郁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口干、头晕等副作用,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长期用药者需警惕依赖性,逐步调整治疗方案。

2.心理治疗改善认知行为模式:通过专业心理干预纠正负面思维,建立健康睡眠习惯。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识别并改变导致失眠的错误观念。治疗过程需配合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或正念冥想。疗程长短因人而异,需保持耐心。家庭支持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3.运动疗法促进内啡肽分泌:规律有氧运动可提升体内愉悦物质含量,减轻抑郁症状。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活动,每周坚持3次以上。运动时间避免临近睡前,以免神经兴奋加重失眠。初期可从短时低强度开始,逐步适应。

4.光照疗法调整生物钟:特定波长光线照射可改善昼夜节律紊乱,适用于季节性抑郁或睡眠延迟。每日定时接受30分钟光照,模拟自然日光。使用专业光照设备时需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直视光源。晨间照射效果更佳,需持续2周以上见效。

5.中医调理平衡气血阴阳:中药方剂如酸枣仁汤可安神助眠,针灸选取百会、神门等穴位疏通经络。体质辨证是关键,需区分肝郁气滞或心脾两虚等证型。艾灸、耳穴贴压等辅助手段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配合情志调摄。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差异,避免盲目尝试偏方。症状加重或出现自伤倾向时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清淡饮食有助于康复。社会支持系统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