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全身体检应该做些什么

2025.09.11 19:34

全身体检应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肿瘤标志物筛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采集静脉血液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液系统异常。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常见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异常结果可能提示需进一步检查。

2.尿常规检查:通过尿液样本分析酸碱度、比重、蛋白质、糖分及潜血等指标,反映泌尿系统功能及代谢状况。留取晨尿中段最佳,避免月经期或剧烈运动后检测。尿蛋白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尿糖升高需警惕糖尿病可能。

3.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X线或CT等,用于观察内脏器官结构及形态变化。腹部超声可检查肝胆胰脾,胸部X线筛查肺部病变,无创且快速。特殊人群如孕妇需避免辐射类项目,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

4.心电图检查: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是否规整及心肌供血情况。静息状态下进行,需暴露手腕脚踝贴电极片。心律失常或ST段改变可能提示心肌缺血,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

5.肿瘤标志物筛查:通过血液检测特定蛋白质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辅助早期发现肿瘤风险。单项升高未必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或病理检查。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可能。

体检前三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及高脂食物。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携带既往病历供医生参考。检查后及时领取报告并咨询专科医生,异常指标需动态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