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感冒咳嗽引起的中耳炎怎么办

2025.10.20 17:59

感冒咳嗽引起的中耳炎需及时就医检查耳道及鼓膜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通过滴耳液缓解局部炎症、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减少咽鼓管压力、保持鼻腔通畅避免加重中耳负压。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耳道及鼓膜情况:感冒咳嗽可能导致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炎症。医生会使用专业器械观察鼓膜是否充血、穿孔或积液,必要时进行听力测试或声导抗检查,明确中耳炎类型及严重程度。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与分泌性中耳炎鉴别,前者常伴随剧烈耳痛和发热,后者以耳闷胀感为主。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细菌感染是感冒后继发中耳炎的常见原因,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类药物是常用方案,疗程通常7-10天。若鼓膜穿孔合并脓性分泌物,可能需采集耳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调整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或耐药性。

3.通过滴耳液缓解局部炎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中耳黏膜,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将药液加温至接近体温,侧卧滴入3-5滴后保持体位5分钟。鼓膜穿孔者禁用酚甘油等刺激性滴耳液,避免损伤内耳。合并外耳道炎时需联合使用抗真菌或激素类药液。

4.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减少咽鼓管压力:频繁咳嗽会使咽鼓管开闭异常,加重中耳负压。氨溴索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稀释痰液,降低咳嗽频率。儿童需选用适宜剂型,如颗粒剂或口服液。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抑制排痰反射导致分泌物滞留。

5.保持鼻腔通畅避免加重中耳负压: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鼻用激素喷雾,减轻鼻黏膜水肿。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使鼻咽部分泌物逆流至中耳。睡眠时垫高头部有助于促进鼻腔引流,过敏性鼻炎患者需同步抗过敏治疗。

感冒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涕或乘坐飞机,防止气压变化损伤中耳。耳痛发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眩晕、耳鸣需立即复诊,警惕颅内并发症。治疗期间禁止游泳或耳道进水,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儿童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避免遗留传导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