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道黏膜受损怎么办

2025.02.23 12:28

消化道黏膜受损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避免刺激因素、补充益生菌、休息调养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粗糙、过冷过热食物,这些食物可能进一步刺激受损的黏膜,加重损伤。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黏膜修复。

2.药物治疗:根据黏膜受损的原因和程度,可能会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像铝碳酸镁,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果有炎症,还可能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避免刺激因素: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同时,避免服用对消化道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若必须服用,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胃黏膜保护剂一起使用。

4.补充益生菌: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例如双歧杆菌等,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消化道黏膜的修复,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少有害菌对黏膜的侵害。

5.休息调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身体在休息状态下,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复,有利于消化道黏膜的恢复。

在消化道黏膜受损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养。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