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2024.12.03 11:23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精神心理因素、饮食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胃肠动力异常:胃肠动力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正常的胃肠蠕动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起着关键作用。当胃肠动力出现紊乱时,例如肠道蠕动过快或过慢,就会导致肠道功能失调。蠕动过快可能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水分吸收不充分,从而引起腹泻;而蠕动过慢则可能导致便秘等症状。一些因素如激素水平变化、神经系统调节失衡等都可能影响胃肠动力。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胃肠动力。

2.内脏高敏感性:内脏高敏感性意味着肠道对正常的生理刺激反应过度。在健康状态下,肠道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扩张、收缩等刺激,但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即使是轻微的刺激也可能被肠道感知为强烈的不适,进而引发腹痛、腹胀等症状。这种高敏感性可能与肠道的神经、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加重这种敏感性。

3.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诱发因素。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后,虽然感染可能已经被清除,但会对肠道黏膜和肠道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改变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感染后的肠道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促使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感染后及时进行规范治疗,有助于降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4.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联系,被称为脑-肠轴。当心理状态不佳时,通过脑-肠轴的作用,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患者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如进行放松训练、培养兴趣爱好等。

5.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某些食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症状。例如,食用过多的辛辣食物、乳制品、麸质等可能对肠道产生刺激。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等成分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部分人对乳制品中的乳糖不耐受,摄入后会导致肠道产气增多、腹胀和腹泻;麸质过敏者食用含麸质的食物后也会出现肠道不适症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是改善病情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与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