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疥虫会起疙瘩吗

2025.08.21 17:54

疥虫感染确实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疙瘩。疥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通常在皮肤上造成强烈的瘙痒和不适。感染后,皮肤会出现红色的小丘疹或水疱,进而可能形成疙瘩。这些症状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

疥虫的生活周期包括卵、幼虫和成虫,成虫会在皮肤表层的角质层中挖掘隧道,造成皮肤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由于皮肤对疥虫的存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局部发炎,形成红色的丘疹和疙瘩。感染的部位通常包括手指间、手腕、肘部、腋下、腹部和生殖器等。由于皮肤的抓挠,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进一步加重症状,形成脓疱或结痂。及时识别和治疗疥虫感染非常重要,以避免症状的加重和传播给他人。

在预防和治疗疥虫感染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定期洗澡、勤换衣物、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若出现疑似疥虫感染的症状,应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的杀虫剂,如百部霜、硫磺软膏等,通常需要在全身涂抹,并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治疗期间应避免抓挠,以减少皮肤损伤和感染的风险。在治疗完成后,建议对床上用品和衣物进行高温清洗,以杀死可能残留的疥虫和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消除疥虫感染,恢复健康的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