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膜外血肿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血肿、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清除血肿:硬膜外血肿体积较大或引起明显占位效应时需紧急手术干预。常用术式为开颅血肿清除术,通过骨窗去除血肿并彻底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早期处理可降低颅内压并改善预后。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部分病例可能需二次手术。手术禁忌证需结合患者全身状况综合评估。

2.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针对颅内压增高可使用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疼痛明显者给予镇痛处理。止血药物适用于活动性出血阶段,但需监测凝血功能。神经营养药物可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抗生素预防感染需根据临床指征使用。药物选择需个体化调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3.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动态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血肿变化,重点监测有无再出血迹象。重症患者需进行颅内压监测,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判断脑功能状态。监测数据需系统记录并对比分析,异常变化需及时处理。

4.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循环系统支持包括维持正常血压及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体温过高需物理降温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营养支持早期以肠外营养为主,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各系统功能需全面评估并针对性干预。

5.预防并发症发生: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肢体保持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预防可采用气压治疗或药物抗凝,应激性溃疡需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癫痫发作患者应给予抗癫痫药物,尿路感染预防需注意导尿管护理。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包括被动活动及认知功能锻炼。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方案,家属应了解病情变化特点并配合医护工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出院后定期随访不可忽视,遗留功能障碍需坚持康复训练。突发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