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为什么中风后失去别了味觉

2025.09.11 19:33

中风后失去味觉可能与神经损伤、脑部供血不足、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口腔功能退化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损伤:中风可能导致控制味觉的神经通路受损,尤其是面神经和舌咽神经。这些神经负责将味蕾信号传递至大脑,一旦损伤,信号传导中断,味觉功能随之下降或丧失。神经修复过程缓慢,部分功能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2.脑部供血不足:中风常伴随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味觉中枢的供血。大脑皮层或丘脑等区域缺血或出血,可能导致味觉信息处理异常。供血不足还可能引发局部组织坏死,进一步加重味觉障碍。

3.药物副作用:治疗中风的部分药物可能干扰味觉感知。例如某些降压药或抗凝药物可能改变唾液分泌或直接作用于味蕾细胞,导致味觉减退或异常。药物代谢后功能可能逐渐恢复,但需结合具体用药调整方案。

4.心理因素:中风后情绪低落或焦虑可能间接影响味觉。心理压力会降低对食物的兴趣,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抑郁状态可能改变大脑对感官信号的处理,形成味觉障碍的恶性循环。

5.口腔功能退化:中风后部分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口腔肌肉控制异常,影响食物与味蕾的充分接触。唾液分泌减少或口腔干燥也会降低味觉感知能力,需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局部功能。

味觉恢复需结合医学评估与个体情况,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忽视心理状态。定期检查神经功能与口腔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康复指导,有助于逐步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