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是怎么样

2025.09.30 16:08

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是一种通过手术解除血管对面神经压迫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的症状。该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药物无效时的首选治疗方案。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于耳后发际线内作4-5cm切口,开直径约2cm的骨窗。显微镜下分离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责任血管,常见为小脑前下动脉或椎动脉分支,用特制Teflon垫棉隔离血管与神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实时确认减压效果,手术时间约2-3小时。术后需卧床24小时观察,5-7天可出院,约80%-90%患者症状立即消失,少数需数周逐渐缓解。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听力下降、耳鸣或眩晕,多与脑脊液流失或内耳供血波动有关。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碰撞,防止垫棉移位。注意切口清洁,出现发热或剧烈头痛需排除颅内感染。约5%-10%患者可能复发,多因新生血管粘连或垫棉吸收所致,二次手术成功率仍可达7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术前需完善磁共振3D-TOF序列检查明确责任血管。该手术不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高龄并非绝对禁忌但需谨慎评估。